我也有类似的困扰,此前些年在工作的时候还能顺带整理,但依然摆脱不了大多收藏会变成冰山效应的问题(其中一些还会从冰层脱落消失无踪),久而久之收藏夹已经混乱不堪。
与之相似我还产生了另一种症状:截图症,可能是近些年信息访问无效化的问题愈加严重,因此我开始不断地截图,但是大片面积的screenshot也同时带来了负担,仅仅一年就产生了近几十GB大小的图片。
虽说如此,却的确是保存了一些珍贵的时效内容,但由于只是囤积在一片,想要检索到还是非常费劲。
若是将这些收藏做成笔记、写成博文的内容,附加在文章中,或者制作成相册/幻灯片/剪报,也许就能解决这种问题。
但是对于之前囤积的海量数据来说这难度非常大,甚至就算用至少目前来说的大模型工具可能都无济于事:人脑的动态关联思维远远比形式化模型复杂得多,不是算力问题,而有些抽象化的信息贮存规则关联性,就连本人也无法输出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想将之前的内容再度整理归类,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所以信息整理这种事情,基本上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好结构……不然只能自己分成多种世代(Generation)
话虽如此,在某一天我倒是会偶然花上一天时间专注于整理内容,思考之前探索了什么,虽然并不能真的全部整理完(甚至会随着规则改变导致需要二次整理),默默地在脑海中过目执行一遍磁盘整理总是没有坏处。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