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贴酝酿了很久,每次想要写的时候就不知道从哪里讲起,怎么样都好像不对,本身关于我,之前许多帖子也零零碎碎的讲了很多,这贴更像是拼凑和重申,似乎并无意义
之前也说过,我常常怀疑一切,看似坚定的情感也会在瞬间犹如沙上城堡一样轰然倒塌,包括写这贴也是,稍微迟疑一下,就会发现我好像也没什么写的欲望,对于每件事我都很自然的可以这样扭曲自己的内心,不知从何时起,一切似乎都可以变得无所谓,
也许客观上看,我是个知足的人,不过真用知足来形容我,只会觉得可笑,我更像是那个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狐狸,当然,我既不会扭曲事实,也不会说出来,我应该会这样想【酸和甜的葡萄都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虚无主义也许可以用来描述我,一切无所谓和一切无意义似乎可以划等号,不过我最多算是可以理解虚无主义的人
我还算是有欲望的人,从来如此,虽然时常感到空虚,不过空虚中更多的是自在
什么人生的意义之类的,小学时就思考过很多次,我还记得有一次我把蹲坑时关于生命的思考写进作文,结果被认为是抄的,当时还很生气来着
就像一句台词:珍惜你的不良嗜好,因为那可能是你热爱生活的主要原因
这个世界上对我来说还是五彩缤纷的,喜怒哀乐的事情都有
但是,我也容易自己走进那个良夜,世界会被我自己染成漆黑,就像是扭曲内心超过了弹性形变一样
就像rewrite开场白一样,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装满幸福的口袋,其实空无一物
嘛,对我来说,并非突然
应该在某个作品推荐的帖子里,稍微讲了写我和某两个朋友的事,我还把自己形容成【沉溺过去的幽灵】,不过后面再细谈
我想一并说说,关于我的周围
小学直到初一,我还算朋友多多,也跟什么人都说的上话,毕竟小学加上学前班七年没换过班,初中也就近入学,加上当时人们都还算天真
像是六年级,每天中午午休就和某两个同学去校门口对面的小山上爬山,打下午休铃再回来,搞得一身灰,有一次看比较难隐瞒还去某个工程的保安室借了桶水
全班差不多一半人还出去团建过,玩了当时综艺比较火的撕名牌游戏
当时教室里流行过许多东西,纸飞机,打卡,陀螺等等等等
回到家就打游戏,最开心的就是考试,因为那天没作业,还有一段时间和另一个较远一点的邻居再加上住在隔壁的两朋友几个人天天下午再家打牌
初一到初二上,在疫情之前
我们班更是在教学楼的角落,坐拥天时地利人和,每天中午偷偷看单挑荒野,明朝那些事,
我的同桌更是神人,还干过在公屏上看片的事
当时地理老师是班主任,比较严厉,每天下午留我们一个班下来背知识点,有时候轮到我扫包干区,那还会留到更晚,不过全班也很开心啊
英语老师上课就很容易讲到自己的故事,讲着讲着一节课就过去了,我们也喜欢听
·······
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毫无疑问的光辉岁月
只是终结了
我把自己形容为【沉溺过去的幽灵】,应试教育是异化我周围的世界的原因之一
进入重点班,开始了地狱作息,把我与正常的生活隔开了,同时也在许多人心里留下了厚障壁
不在纯真的夏天
人是会改变的,可这太没有道理了
就拿舞散樱的一段话来说,不仅仅是爱情
这种事情听起来很搞笑,丈夫明明喜欢的就是妻子好强不怕事的性格,然而不知不觉讨厌起她傲慢不客气的一面
妻子明明喜欢的就是丈夫严肃温柔的性格,然而不知不觉讨厌起他胆小神经质的一面
这不是很没有道理吗?
为什么过去喜欢的事,现在不喜欢了呢
不知从何时起,在没有听到父母说一切去逛个公园
不知从何时起,家里的电视再也没有打开过
不知从何时起,电脑前就只剩我一个人
······
似乎大家都在渐行渐远,不单单是我的周围
亲朋好友间也是如此,我妈也有两个说是结拜过的闺蜜,有一段时间经常一切出去逛街玩
我爸更是有一堆狐朋狗友,至少泛黄的老照片上还留着他们的情谊
各个亲戚间也感觉大有不同
初一那个曾经在公屏上看片的同桌,也曾英语考过110多,也曾一本正经的和我探讨某些事情的道理
再后来的某天,我在校门口看到他时,他开着个小电动车,叼着根烟,黑眼圈十分十分重,我真的有种看到了中年闰土的感觉
这不是很没有道理吗?
嘛,原来人是会遗忘的,这也实在是可悲
上了高中之后,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再也见不到之前的哪些人了
小学同学,初中同学,从出学校那时起就变成了陌生人
同学群,qq什么的都删了,我决定成为边缘人
我自己筑起了高墙,自视清高的俯视周围的人,可以说是傲慢吧
我可以自作多情的认为我理解其他人,却不认为有任何人可以理解我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我既傲慢,又扭曲,
即认为葡萄是酸的,也认为酸甜都没什么大不了的,葡萄本身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只觉得,应试教育下的人,尤其是好学生,大多虚伪
毕竟我接受的教育,都是在教我,要往里走才能找到跟饱满的麦穗,
上了大学更是把人脉这种东西挂在嘴边,好像人际关系本身是带有某种工具性的
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流鼻血,走到校门口,还有个陌生的学生给我递纸巾,我只觉得好笑与可悲
不过我也不像这段写的那么偏激,事实上其实我对其他人基本没什么兴趣,
要说好的方面的话,我高中除了睡眠问题一切都堪称另一个黄金时代
因为语文英语都是水课【纯粹的自习】,晚自习也经常看电影
作业也抄答案问题不大,平时就和室友胡扯
光污染的室友,最后被我拉去玩gal了,平时就讨论各种“网络技术”,动漫小说
寝室一伙人,每天晚上除了睡眠的话还是非常开心的,也经常谈一些下流的东西
一起看小说,班上也是生机盎然,全年级最松弛的学生聚集地,最喜欢看的就是班主任破防
我在里面真的如鱼得水,回想起来,快乐的日子最多
虽然经常睡三四个小时,还得了个十二指肠溃疡硬是脱了200多天才治好,导致我最终死心彻底开摆,最后将高中列为暗色
成为边缘人之后,或者说自生下来,我就应该是个被动的人
关于这一点,之前的某贴好像也讲过一点
我应该是骑士,而不是勇者,我没有勇气和意志,只是可以有勇气和意志
一开始,我应该是个胆小鬼,做错了事害怕惩罚的那种
像是非常小的时候,和朋友把碟片当飞碟毁掉,挨骂时也是胆战心惊,而不是理直气壮,
虽然一部分因为渐渐无所谓的态度,另一方面像之前某贴中谈过的,像跳下那个台阶一样的脱敏实验和分析,我拥有了厚脸皮和勇气
但终究时虚伪的假面,虽然我有绝对的自行以假乱真
哪怕是中二的幻想,我也从没有想过自己黑化觉醒,拯救世界之类的,
我应该是那种流露恐惧的眼神,却颤抖向前的那种人
我在现实干过中二的事,充其量也就是给自己精心的计划取个不明觉厉的代号,在笔记本扉页上写一段感觉很牛逼的语录,再不然就是那各种地图幻想自己是某个地方军队的指挥官,操控一场战争而已
只是自娱自乐
十六岁刚上高一的某堂客上,发呆时我在摊开的本子上写下了【十六了,又是一个装逼的年纪】,彼时刚脱离初三的苦海,高中简直轻松太多,一个全新的生活
虽然不久激情就被磨灭了
我自己也意识到,我已经失去了太多难以表述的东西,也又许多东西变得不在如从前那样
慢慢的,我开始无病呻吟
我会喜欢上小说,喜欢上故事,也许有这一部分原因吧,在小学,听闻年平均阅读十几本的调查还觉得不可思议呢
在各种作品中寻找感动和共鸣,漫无目的,也就对什么都有兴趣一样,上网冲浪,天文地理,就像个杂学家一样,喜欢收集许多没用的东西于知识
可看的东西,知道的东西越多,我就越感觉于周围各种人的距离越远,当然我早已不觉得有什么关系了
在游戏青鸟里,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有这样一段对话
孩子们在临近悬崖的麦田玩耍着,孩子们都很纯粹乐观,但可能会由于太沉浸于玩乐而掉下悬崖
霍尔顿这个人,只要能抓住快要掉下悬崖的孩子---想成为这样的人就满足了
比起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性命,更像是因为不想失去这纯粹的存在
如果出现对悬崖下面感兴趣的孩子,霍尔顿该怎么办呢?
那个孩子特别的好奇悬崖下面是什么样子
掉下去会遇到什么,纯粹的孩子只是好奇的想知道这个,一点也不感到畏惧
如果,霍尔顿抓住了奔向悬崖的孩子的手臂,就相当于否定了他想守护的纯粹----他就会变成,他所否定的令人讨厌的成年人
但是,如果不制止的话,孩子肯定就会摔下去的吧
霍尔顿会怎么办呢
如果说你的话,会怎么做?
那就一起掉下去。
当时我的想法也是这个,激动的不行,当然现实里我绝对不可能这样做,只是想而已
因为这段话,我才在学校书店买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讲的却是一个迷茫的学生在社会上疯了几天后会到应有的生活的故事,主人公只想成为一在麦田边保护孩子们不掉下悬崖的人
就像我一样,都说执着太久的东西,本身就会渐渐失去意义,
也许我自己早已在不知何时与周围我所厌恶的东西同化了一样
终有一日,我也必须回到属于我的现实中去,但愿那时候的感受是好的
这么看来,也许我真的要努力的往空无一物的口袋里装些什么吧
“相信自己能到达任何地方,不懈一切的努力,这就是青春的特权”---春夏推理事件簿
这句话对我来说太耀眼了,这么一看,我早已不在青春,我所有的热情,真正的纯粹的热情,应该在很久以前就突然消失了吧
也有人说:如何再度青春,很简单,只要把年轻时犯过的错在犯一遍就行了--道林格雷的画像
这句话实在太有魅力了,也许真的可以像这句话一样,假戏真做,化虚伪为真实
至少,目前来说,我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已经相信美丽的樱花树下绝对埋藏这尸体,只是正如我说的,我只是沉溺过去的幽灵
怎么结尾呢?以一段话结尾吧
“我不是挖空心思,去探寻世界的真相
而是伸出双手,抓住我们想要的真理,潜藏在愚妄下的希望”---五色浮影绽放于花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