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和很多人聊天,我也喜欢和人聊天,每次都能获得一些新的见闻、新的思考吧,有一些比较共通的东西,让我比较有感触。
以下内容,不是批评、不是骄傲自大、不是否定,只是去书写一种状况吧:
我发现,很多人过得很压抑、迷茫。虽然可能已经“功成名就”、在旁人看来是最优秀的一批,但还是很压抑、迷茫。
概括一下这种压抑、迷茫吧:不知道做什么、没有主观上想做的事、没有爱好和目标。没有目标。活着挺好,死了也没事。
可能有的人会很疑惑,比如我一个网友在985读书,家境也很不错、可能有人觉得很奇怪:你都上985了、家境又不错,你还焦虑迷茫什么呢?旁人看起来很优秀的群体,为什么也会内耗?
这个朋友说,没有想做的事、没有爱好与目标;就算手里有钱、也不知道怎么去花、怎么去享受,感觉丧失了“玩耍”的能力——先苦后甜,以前受苦受惯了,小时候想做的事因为各种原因都被否定、没做成,现在长大、有能力了,反而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还有的网友说,感觉自己是一个机器人,被指派好了任务:高考、考研、上班啊,之后其他的事情就感到很迷茫,感到很不知所措。换句话说,没有“内驱力”了。
于是我就想到,小时候有很多想做的事,然而却总是实现不了,总是被告知:等你长大了再做、先苦后甜。
有的人慢慢觉得梦想变得不可能、不现实,最后也放弃了;
有的人功成名就,等真正想要享受快乐的成果时,发现自己已经习惯吃苦、面对快乐反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享受快乐”,反而落下“享乐玩耍是可耻的”、“我不配玩”这种“心理病根”。不知道怎么玩、怎么享受、怎么快乐;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想做的事、不知道有什么爱好、不知道有什么目标。
如何治好这种“病根”,我觉得需要问自己吧。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要做什么样的人呢?从自我出发。